广东:有力有序有效控制甲烷排放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全面控制其排放对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月26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广东省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提出十二项重点任务,旨在有力有序有效控制甲烷排放,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进程。
图片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
《方案》提出,到2025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持续提升,污水处理甲烷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稳中有降。
到2030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明显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甲烷排放持续稳步下降。全省废弃物处理往资源化、减量化方向持续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能源领域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监测体系建设行动”指出,探索开展甲烷排放监测试点,在重点领域推广甲烷排放源监测,建设农田甲烷排放试验监测站。在现有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下,逐步建立地面监测、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天空地一体化的甲烷监测体系。结合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甲烷排放核算和报告制度,推进甲烷排放因子本地化,逐步实现甲烷排放常态化核算,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探索开展大气甲烷浓度反演排放量模式等研究,加强反演数据对核算数据的校核。
监测体系建设行动实施要点
开展甲烷监测技术试点项目,以深圳市为试点,构建环境条件的垃圾填埋场甲烷浓度监测和排放反演方法,建立全面、高准确度的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清单,全面了解城市的垃圾填埋场排放规模和分布,并进一步推广至其他重点行业和区域(如工业园区、港口码头等)的甲烷浓度监测及排放反演,以提升对不同行业和区域的甲烷排放源的认知水平。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系统梳理整个城市的甲烷排放情况,为甲烷控排行动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省稻田甲烷监测技术试点示范项目,围绕我省主要稻田种植区域,采用原位监测耦合大尺度气象数据,建设1个广东省稻田甲烷原位监测体系,全面系统监测稻田生态系统甲烷碳排放,结合实地监测数据和模型预测,评估广东省典型稻田甲烷减排固碳潜力。
甲烷排放问题关乎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八部门出台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广东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也为下一步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本省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 告别雾霾,蓝天回归!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十年下降54% 2024-09-25 15:17:22
- 据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十年前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3%,全国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连续4年达到了86%以上。
- 生态环境部公示:将淘汰这12类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2024-09-25 13:51:32
-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示《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限制类和淘汰类)》(公示稿)。公示期为2024年9月20日至9月27日。
- 1月—8月我国新批准建立一批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计量标准 2024-09-23 10:40:11
- 2024年1月—8月,市场监管总局新批准建立了124项计量标准,涉及医疗卫生、交通安全、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 我国首次组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设备计量对比 2024-09-20 11:07:45
-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计量技术优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组织黄河流域九省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离子色谱仪检定装置、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检定装置流量参数2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
- 我国获认可双碳检测实验室突破3000家 2024-09-12 10:48:32
- 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消息称,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获认可双碳检测相关实验室数量突破3000家。其中,煤炭领域995家,钢铁铝业领域809家,矿产领域约220家,化工领域978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