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水質檢測——溫泉里的細菌監測
閱讀:974 發布時間:2021-11-17冬天來臨,不少人會選擇去溫泉酒店度假。現代醫學認為,溫泉的保健作用是通過熱量刺激放松人體肌膚關節、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除疲勞、加速人體新陳代謝來實現的。
可是人們也在猶豫,那么多人在一個池子里一起泡溫泉,真的干凈衛生嗎?
溫泉的定義:
溫泉(hot spring)是一種從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泉口溫度顯著高于當地年平均氣溫,并富含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礦物質。
形成條件:
天然溫泉形成的條件:一是地下必須有熱水存在的空間,二是必須有靜水壓力差,導致熱水上涌,三是必須有深長裂隙供熱水通達地面。
溫泉的種類:
按照溫度溫泉可分為三類:高于75℃為高溫溫泉,介于40℃至75℃為中溫溫泉,低于40℃為低溫溫泉。
按酸堿性不同溫泉還可分為三類:酸堿值低于6為酸性溫泉,酸堿值高于8為堿性溫泉;酸堿值在6與8之間為中性溫泉。
如何區分天然/人工溫泉?
據調查顯示,礦化度高的溫泉水,富含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會給皮膚帶來一定的“滑膩感",而泡在普通的熱水中皮膚會出現脫水而產生褶皺現象;
觀察溫泉池的邊角方,是否有一層黃色結構的沉淀。這種黃色沉淀就是“氟化鈣",只有溫度達到50-60攝氏度時,氟與鈣會發生化學反應,并沉底吸附在池邊。
但也是*的方法就是根據溫泉區所具有的合格鑒定證書作為參考依據。如果是政府或授權企業提供給溫泉企業溫泉水,則供水方也必須具備“三證"——地熱水探礦許可證、地熱水采礦許可證和地熱水取水許可證。
除了這些以外,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泡溫泉到底會不會傳染疾病?"
泡溫泉不排除有感染疾病的可能,但是幾率相對還是比較小,因為溫泉水溫相對較高、水是流動的,但畢竟是公共的場所,如果衛生狀況沒有達標,自然會增加感染的機率。
40℃的水溫適宜部分病菌生長,如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軍團桿菌,尤其在不常換水的小池子里,病菌高度聚集更易交叉感染。雖然溫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堿物質可以消炎殺菌,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很有療效,但有時也會刺激皮膚使傷口惡化,甚至導致"溫泉性皮膚病"。
除此之外還需要警惕尖銳濕疣的傳播可能。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約有三成病人屬于非性途徑的間接傳染。“HPV病毒在溫濕環境下有一定傳播能力,在泡溫泉時如果皮膚破損,或者剛好和尖銳濕疣患者同時下水,就有感染的風險。有些酒店游泳池和溫泉會提供拖鞋和浴巾,如果消毒不過關,也可為病毒和真菌傳播制造條件。"
泡溫泉時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泡溫泉前將身上的金屬物除下,并先洗浴潔身。
2、忌空腹、飯后、酒后泡溫泉。
3、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適宜。
4、有皮膚破損,潰瘍的人最好暫時不要去泡溫泉。
5、單次浸泡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久泡會導致皮脂膜軟化脫落,病菌更加容易入侵皮膚。
為了確保溫泉水質安全,提高行業標準,文化和旅游部在2020年推出了《溫泉旅游水質衛生要求及管理規范》,其中明確規定了包括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在內的部分微生物限度要求及其檢測方法。
DW-28系列水中微生物膜過濾裝置是對水樣進行微生物檢測的新一代儀器,符合《LB/T 081 2020 溫泉旅游水質衛生要求及管理規范》中嗜肺軍團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是進行水中微生物監測常用的實驗儀器。
歡迎關注杭州大微*公眾號,了解更多詳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