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细度计光洁度:
(1)刮板上平面 10
(2)斜槽底面 8
(3)刮刀两刀口光洁度 8
刮板细度计修理维护:
■定期一年检查刮板、刀口平直度,不符合标准时应及时进行修理。
■本仪器适用于室温22 ±1 ℃,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确保精度。
■刮板表面及瓜刀道口均不得磕碰。
■使用后洗净并涂以防锈油。
刮板细度计操作方法:
■沿着凹槽注意当原料第几次显示出显著的斑点状的表面的时刻,记下在3mm宽的凹槽中,颗粒数在5到10之间的刻度数.将数值高的刻度数作为研磨细度,不用理会当斑点状表面开始出现时,在带上出现的任何分散斑点.在使用完细度板后立刻加以清洁。
■所选用的研磨颗粒必须是干燥和清洁的,放置在扁平状物体表面.作为测试原料的试验用品被倒入凹槽的底部,双手持瓜刀片采用合适的角度,及平稳的速度纵向压向细度板,刀片上需施以足够的向下的压力,以清洁研磨颗粒表面的同时,又使凹槽中注满了颗粒。通过观察细度板,在合适的角度及刮擦角度下,立刻记下测定的研磨细度。
■测试细节需参考英国标准BS3900C6,标准ISO1524,ASTM-D 1210标准和其它一些国内标准的现行版本。“研磨细度”一词定义为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从细度板上的读数,此读数指出了被分散的固体颗粒在可辨别的情况下的研磨颗粒深度。
刮板细度计结果影响因素:
一、所用工具器材的影响
■调墨刀
调墨刀平面应光滑,适合用压延、抛光的,粗糙的刀表面会存留油墨,另外刀口适合磨成与刀平面成30~40度角,平直度≤1μm,这样的刀口才能在玻璃板上刮净油墨,每次擦时才能擦净。
■擦拭用品
刮板仪每次用前要擦拭,操作中要擦拭,一般用软棉纱蘸少许溶剂,如果棉纱不干净,留下尘埃或掉毛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现有一种工业用纸,这种纸蘸溶剂擦拭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稀释用六号油
六号油作为胶印油墨的稀释用油,目前需采用滤纸过滤至细度≤7.5μm 除去机械杂质。如果六号油仅因为稍有聚合而变粗,也可采用加热法达到细度要求,试想如果六号油本身就粗,那么您的油墨细度还好判断吗?您可以在工余时间准备出一小瓶备用。
二、细度计的影响
细度计可到计量技术研究院(所)进行检定。公司级质量检测中心、生产中控检测以及印刷厂都有几块细度计,由于频繁使用还要定期更换,一般只是将公司质量机测中心的一块细度计送检,然后再对其他细度计进行传递。
细度计是由刮板和瓜刀两部分组成的。
■刮板
刮极精度:
(1)刮板上平面平直度0.003毫米。
(2)斜槽底平面平直度0.003毫米。
刮板采用光学比较仪来检定,但乱板仪的使用者没有光学比较仪,一般只是生产厂出厂检验。检验乱板上平面平直度取有限个点。以某一微米刻度线平 面为0 μm,测该点槽深;再以另一位置微米刻度线平面为0μm,测另一点槽深,以此类推。有两点需要注意:
(1)任一微米刻度线的基准面的微米数是否均为0μm,简言之,刮板仪槽两边是否为平面?生产裔一般讲如何磨出平面,保证平面误差在多少之内,把使用者带到误区。克服之有简单办法。
使用前面介绍的方法,用校验合格的瓜刀,将调好的油墨自上而下刮下,如果两边能刮净不挂墨,一般可以认定其表面为平面;如果刮后邻近槽边的表面能刮净,较远离槽表面的位置刮不净判定为中高;反之为中凹。如果刮后槽两边表面上有花纹,则说明刮板上表面不是一平面。
(2)假定刮板上表面为平面,斜槽底平面平直度0.003mm,对于油墨工作者,无论刮板上平面平直度还是斜槽底平面平直度可以接受的误差只能是≤± 1μm。理想的刮板仪除中间槽外,整个刮板表面为一平面,零点切齐,各点槽深与标注值误差不超过±1μm。即使 在允许范围内细度值也有误差。
■瓜刀
瓜刀精度:瓜刀两刀口平直度 0.002mm。
为达到瓜刀平直度指标,有些生产商把刀口磨成与刀身垂直的小平面。这种刀虽然平直度达到指标,但检测中只有刀口*垂直时能刮墨,其他角度均不适用,严重时根本刮不净槽两边平面上的油墨,也就是那种“满堂红”瓜刀。使用这种瓜刀无法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瓜刀刮墨应是垂直握刀刮下,这只是目测垂直。具体操作中总有一定的误差,理想的瓜刀边缘磨成15度弧线,以避免这种误差,一般来讲弧度越小,刀越锋利刮出的细度越低(细),反之亦然。
油墨行业对刮板仪准确度要求甚高,而刮板和瓜刀均会引起测量误差?如何能后到准确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采用匹配法解决这一难题。
微米数偏高的刮板与弧度偏小的瓜刀匹配。
微米数偏低的刮板与弧度偏大的瓜刀匹配。
匹配后的细度计与公司质检中心在国家计量检定所检定的细度计对比校正,如果不合适更换瓜刀或刮板直至合适为止。
如具备磨瓜刀技术,也可通过磨瓜刀使对比的细度计与标准乱板细度计细度值基本相同。
三、操作方式的影响
■取墨样
胶印油墨表层因氧化而结膜,取墨时应先除去表面干皮,取四个位置的墨,使之具有代表性。将所取的油墨在玻璃板上调动15次,往返为一次。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例如0.3ml各用。
■用六号油稀释
根据该墨的流动度,确定加油量。应注意的是不要把油一次全加进去,随加随调,将墨调匀。如果一次全加入会形成墨块,看上去像大颗粒,另外油墨基本调好时应将刀擦净再调,尤其对红墨、蓝墨极为重要,刀上有未调匀的墨像是大颗粒,影间检测结果。
■刮墨时瓜刀应尽量垂平。刀向后倾斜所得细度值偏小(细),向前倾斜所得细度偏大(粗)。刮墨时双手用刀要均匀,不偏重一边。
■刮墨后应立即将刮板仪表面以30 度角斜对光源观察,30秒内迅速确定集中点、集中点上一个刻度范围内的颗粒数以确定细度值,观察时必须快而准。
■对一个油墨,如果要测定的项目不是一项,那就先测细度,以免测其他项目时将墨污染。测出细度,刮颜色片及测着色力,而后再做其他项目。
四、其他影响因素
■检测细度的环境要保持无飞尘,棉纱等辅料应事先准备好,溶剂过滤好。环境温度不能太低,习惯上所说检测细度与温度、湿度无关的观点欠妥。适合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检测。
■观察细度的光源适合是标准光源,如不具备条件,光源亮度应适宜,并用放大镜辅助观察。
刮板细度计简介:
该产品测定色漆、漆浆和油墨内燃料填充及杂质的颗粒细度。采用钢材制作(钼钒)本产品用不锈钢材质制作,用于测定涂料、漆浆、油墨和其它液体及浆状物中颜料及杂质颗粒大小和分散程度,从而控制被分散产品在生产﹑存储和应用中的的质量,诸如油漆﹑塑料﹑颜料﹑印刷油墨﹑纸张﹑陶瓷﹑医药﹑食品等领域。
技术参数:
刮板尺寸:155*50*13mm(长*宽*厚)
瓜刀尺寸:70*40*6mm(长*宽*厚)
大量程(um) | 分度值(um) | 斜槽尺寸 |
QXD—25 | 2.5 | 1:4000 |
QXD—50 | 5 | 1:2000 |
QXD—100 | 10 | 1:1000 |
QXD—150 | 10 | 1.5:1000 |
QXD—50—150 | 10 | 1.5:1000 |
刻度值 | 5um |
精度:
(1)刮板上平面直度0.003毫米
QXD—25平面直度0.002(在刻线范围内)
(2)斜槽底平面直度0.003毫米
QXD—25平面直度0.002<在刻线范围内>
(3)刮刀两刀口平面平直度0.002毫米
涂4粘度计特性:
■容量约100毫升,其几何尺寸和内壁粗糙度符合《GB/T 1723 涂料粘度测定法》的规定,其底部为不锈钢的流出孔。
■修正系数K:将被校正粘度计测得的粘度,乘以K值,即为该粘度计测得的条件粘度。修正系数K应在1±0.03范围内,否则粘度计应更换。粘度计应按其使用的频率程度定期校正。
■已知运动粘度的标准粘度液从涂-4粘度计流出时间测定值与计算值之差应在计算值的±3%之内。
结构:
置放在一个能调节水平的平台上的十字支架上,十字架的横臂上附近有圆形水泡,调节平台的水平螺栓使这水泡气孔居中为止,涂-4粘度杯置放在横臂的圆环上。 搪瓷杯容量约为150毫升,为承放测液之用。
使用说明:
■将试液注入粘度计时,同时用一手指堵住流出孔,注满后用一金属或玻 璃平板在杯上刮平,将多余试液刮入粘度计边缘凹槽内,放好承接杯。
■将手指放开,试液垂直流出,同时开动秒表,试液流出成线条,断开时止动秒表,测得时间即代表其条件粘度,单位为秒。
■二次试验,其误差不超过0.5秒。
■每次使用后应用第1条办法加以清洗。
■在测量前或测量后应用纱布蘸溶液将粘度计揩试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不允许有过去测液残余液体粘附在杯中或流出管孔中,应使杯的内臂和流出孔保持洁净,对光观察要原有光洁度。
■试验前,调整十字架平台保持水平位置。
■将试液搅拌均匀,并在不少于567孔/平方厘米的筛网中过滤后保持在设定温度下,保持15im后进行测定。
简介:
该粘度计适用粘度在150秒以下的涂料产品的粘度测量,把黏度计*放入被测液体里边,右手拿秒表.把黏度杯提出液体,从上断露出液体表面的那一刻开始计时直到*脱离液体表面的时间即为黏度。这仪器是依据国家标准《GB/T 1723 涂料粘度测定法》的要求制造,是一种便携式仪器,对涂料粘度进行条件测量,即被测液体盛满特定容器后,在标准管孔内流出所需时间来标定液体的粘度,单位为秒。
参数:
■测量范围:全部试样流出时间不大于150秒。
■执行标准:CB/T1723-93。
■杯体容积: 100毫升。
■流出口高度:4 0.02毫米。
■流出口直径:4 0.02毫米。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